平台业务 http://www.cscip.cn/product/ zh-cn Rss Generator By 公司1.3 中南大学电池专家刘开宇教授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03.html 196711月出生,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系主任。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和“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8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988年~1995年在衡阳市清水塘铅锌矿工作,选矿工程师;1995年~1998年在中南大学攻读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2003年在职攻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2007年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材料学博士后研究;期间,2003年~2004年教育部公派乌克兰国立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化学电源、超级电容器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在Crystal Growth &DesignChemPhysChemNanotechnologyElectrochimina ActaJ. Phys. Chem. C等权威刊物上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
]]>
九爹摄影作品集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780.html 九爹摄影作品托管集,任何需要购买的可以与本站联系(073188830520,协同创新平台周雪林)

 

]]>
中南大学李慧中教授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751.html   李慧中,湖南常宁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国家铝合金压力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特种铝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南省模具与制造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轻质结构材料(铝合金、镁合金及钛铝基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性能调控。主持及承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重大,总装预研,国防科工局,中国博士后基金及省科技计划重点等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近20项。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有:《金属塑性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加工》,《金属半固态成形》,《摩擦与润滑》,《企业案例分析》及《粉末冶金概论》。出版教材2本,专著2部。

]]>
中南大学化工院胡慧萍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403.html 胡慧萍,女,1969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及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获四川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获 四川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5年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特种有机材料实验室作访问学者,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1993年至今,在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年以来,主持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厂校合作项目2项。参加973项目课题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著名或知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被SCI、EI文摘刊物摘录30多篇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授权专利1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
中南大学化工院唐瑞仁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034.html 唐瑞仁,男,1965年生,教授。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4.9-1987.6    邵阳学院化学系

 

1990.9-1993.7    西北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硕士

 

1996.7-2000.9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2001.12-2004.12  湖南大学化学博士后后流动站博士后工作

 

2002.6-2003.6    以色列Hebrew大学有机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3.6-至今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2001年副教授:2006年教授

 

研究方向:

 

1、有机合成

 

医药中间体的合成及工业有机的开发

 

2、功能配位化学

 

功能金属配合物分子设计、合成和结构与光性能研究

 


]]>
摩擦发电机 http://www.cscip.cn/gaoxiaokeyanchengguochi/597.html 成果简介

利用能量采集技术,从生活和自然环境采集能量为电子设备供能,是近些年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包括IBM、三星(Samsung)、富士通(Fujitsu)等很多业界巨头都非常重视能量采集技术的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各种类型的微型能量采集装置。但目前仍然处于原型研发阶段,鲜有相关产品面世或推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本精工。精工公司将惯性能量采集器集成于石英表中,开发了人动电能自充电手表(Seico Kinetic),目前已在全球销售逾1000万只,销售额逾20亿美元。

]]>
北斗卫星精密授时终端 http://www.cscip.cn/gaoxiaokeyanchengguochi/582.html 成果名称:北斗卫星精密授时终端

成果简介

本项目拟围绕卫星通信设备、微蜂窝基站设备等的精确定时需求,面向基于北斗授时系统的精密时频发布的规模化应用,采用下一代民用原子钟的最新技术及理念,开发VCSEL激光器、专用低功耗微波集成电路及MEMS工艺气室,研制生产小型化相干布局囚禁(CPT)原子钟。在此基础上研制新一代基于北斗导航授时的低功耗、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关键设备。突破时间同步对高速卫星通信与高速移动通信的制约,较大程度提高通信效率,形成针对高速卫星通信与高速移动通信的时间同步的解决方案,为高速卫星通信系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可靠的时钟同步平台。进而对北斗卫星授时终端进行规模化应用推广,为国家北斗卫星民用化战略服务。

]]>
湘潭大学刘长庚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80.html 刘长庚,男,湘潭大学教授,1965年月11月生,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湘潭大学商学院(原国际经贸管理学院)院长(1998年10月-2007年2月),湘潭大学副校长(2007年2月-- )。 著作有《高速经济增长政策配套论》。

学习工作经历

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6年),经济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1988年),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2年),英国雷丁大学商学院访问研究员(2002年10月-2003年9月)。湘潭大学经济系讲师(1992年),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原经济系)副教授(1994年)、教授(1997年),湘潭大学商学院(原国际经贸管理学院)院长(1998年10月-2007年2月),湘潭大学副校长(2007年2月-- )。

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企业理论与跨国公司

]]>
中南大学周涛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76.html 周涛,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粉体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化工系教学主任。


]]>
中南大学刘洪涛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75.html

新疆大学物理化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博士;

美国NMSU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电化学博士后;

2008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加盟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讲授课程

分析化学(本科),物理化学(本科),环境化学(本科),纳米材料电化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 

1. 能源电化学:先进电池(电化学贮氢、贮锂)、超级电容器、电催 化和电合成。

2. 材料物理化学:功能纳米材料、离子液体基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表面分析及处理。

在电化学、材料物理化学、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国际著名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500余次。 


]]>
中南大学钟世安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72.html

中南大学钟世安教授

 钟世安,男,中共党员,博士(后),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制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天然产物化学团队负责人,“531人才工程”计划资助。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6-1999 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9-2002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2001-2003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2003-2005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加博士后科研工作

 2003-2008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08-2009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留学

  2011-现在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天然药物化学

 2、纳米靶向性控释药物

 3、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

 4、高分子医用材料


]]>
中南大学唐新村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68.html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9.9-1992.6   邵阳学院化学系,大专
1992.6-1996.9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711矿,工程师
1996.9-1999.6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
1999.9-2002.6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
2002.6- 至今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主讲课程
    本科生《普通化学》,研究生《有机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1、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及电池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动力锂离子电池高性能、高振实密度LiFePO4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制备钴镍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工艺技术;研究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动力学评价方法及其在电池综合性能预测评价的应用技术。该方向主要项目资助:1)基于容量参数的高能二次电池动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元);2)二次电池组单体电池的分选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万元);3)纳米自组装制备纳-微复合球形磷酸铁锂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万)。
2、资源与环境化学
研究废旧电池回收过程的物理与化学分离技术,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中有机溶剂与无机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面向产业化的设备与工艺设计;研究废旧电池中各种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以废旧电池为原材料制备电极材料的新工艺。该方向主要项目资助:1)锂离子废旧电池中钴和锂的提取工艺(校企合作,15万元);2)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和谐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万元);3)高砷冶金废料的回收与综合处理技术(校企合作,总经费3000万)。
3、纳米传感材料
研究固相反应制备纳米功能材料的新方法,探索易燃、有毒有机气体的敏感材料的制备及构效关系,包括高分子气敏材料、纳米无机气敏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气敏材料。该方向主要项目资助:低热固相反应机制中的基础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万元)。


招生学科:应用化学


]]>
中南大学潘春跃教授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567.html

潘春跃教授简介

潘春跃教授19633月生于湖南邵阳,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与有机科学系主任,功能有机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政协常委。[1]  金属材料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兼任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南省委委员,民建中南大学支部副主任。


]]>
全球专利搜索管理平台 http://www.innojoy.com/search/home.html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何勇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94.html 何勇(He, Yong ), 教授,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硕士和博士。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后和副研究员。美国圣母玛利亚大学、维恩州立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魏茨曼科学院博士后和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单分子的扩散与输运、单光子与光子信息以及光与分子的相互作用。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郭光华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93.html 郭光华简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获数理博士学位;2007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至今,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固体物理、磁学理论等课程。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担任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精品课程“固体物理”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等国内外科学期刊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
1.       纳米磁学,自旋动力学
2.       自旋电子学及自旋器件
3.       磁性材料,固体的电子结构与性质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符力平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92.html 符力平,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 
研究领域:理论物理。 
研究方向:原子核结构(部分高能物理),量子光学,颗粒物质物理,固态量子计算和超冷原子气体。 
目前已停止招收研究生。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邓联文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91.html 邓联文,男,1969年生,湖南邵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6月获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4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066月完成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11月至20121月在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微波实验室开展访问学者交流研究工作。承担《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微电子学概论》、《微电子器件工艺》、《光电子学》、《电磁兼容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包括国防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技术开发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SCIEI收录近30余篇;授权技术发明专利1项。主要从事信息材料与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电磁兼容与抗电磁干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邓宏贵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90.html 邓宏贵,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导,副院长,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留美学者。主要研究5G无线移动通信,光信息处理与传输,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仪器仪表。2008年开始担任广东省深圳市世纪天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先后开发了中频逆变电源系统(2010年),智能家居系统(2011年),六旋翼无人机系统(2012年),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环境污染源硫化氢气体监测系统(2012年),正在开发的系列智能设备后面有介绍。主持完成了863课题子项目一项,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自科基金2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湖南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项目一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申请项目专利20余项,已授权4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8篇被SCI9篇被EI收录.]]>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何军成果托管 http://www.cscip.cn/kejichengguo/2989.html 何 军,男,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院长,湖南省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吉林大学理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博士。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评为中南大学教授,2010年聘为中南大学升华学者,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年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半导体自旋电子学、超快非线性光学。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省部级项目 项。在以Phys. Rev. Lett. 与 Nano Lett.为代表的国际期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SCI引用 700 余次,h-index 16。有 12 篇学术论文被美国物理学会 (APS) 与美国物理联合会 (AIP) 联合出版的虚拟杂志系列 Virtual Journals in Science & Technology 收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验证了半导体纳米结构电荷空间分离可以调控电子或空穴自旋弛豫速率的概念。在量子点多光子吸收领域的研究工作被美国科学网站 PhysOrg.com 专题报导。目前担任美国物理学会、新加坡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光学》青年编委,青年科学家论坛《固体激发态过程前沿论坛》执行主席湖南省物理学会、湖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技厅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励办、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学位论文受邀评审人AIPACSOSA 等国际学会的期刊审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