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同创新 > 协同创新平台 > 正文
协同创新平台

进军美国?几张图带你概览2015美国专利侵权诉讼

作者:Lizzie 来源:知产力 日期:2016/5/4 15:30:40 人气:15 标签:

作 者 l  Lizzie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引言

 

2014年,小米开拓印度市场时,由于专利短板,被爱立信起诉专利侵权,结果导致其海外扩展宏伟计划受阻,这件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同样是爱立信的专利围剿,也许你还没听过这样的故事:基伍是最早进军迪拜的中国手机厂商之一,虽然其名气不如华为、小米,但由于小型企业能根据低端手机市场的不同需求,来灵活开发出不同产品,因此这类企业在迪拜很受欢迎。然而当越做越大,基伍想着开拓印度市场时,结果也被爱立信盯上了。后果与小米一样,由于没做好专利防备工作,迫于专利壁垒,基伍无可奈何,只得铩羽折返迪拜,失去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机会……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走向国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进军海外时,许多企业通常选择产品先行或者服务先行,由于没有重视专利先行,再加上国外NPE(专利流氓)的不经意“骚扰”,开拓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受阻是很常见的事。因此,对美国专利诉讼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利于计划“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准备工作。为此,笔者根据专利服务公司UnifiedPtents公布的数据分析、参考相关的美国专利诉讼报道,整理了中国大型企业在美国的专利诉讼情况及2015年美国专利诉讼情况分析,让你“一览美国专利诉讼全景”。

 

1. 2011年-2015年美国专利诉讼案件量

 

 

2011年-2013年,美国的专利诉讼案件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以6098件的专利诉讼量在这五年中排名最高,2014年的专利诉讼量有所下降,2015年又开始回升,以5769件在这5年之中排名第二。

 

2. 专利诉讼的起诉实体分析

 

 

UnifiedPatents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由NPE发起的专利诉讼有3857件,占全部总数的67%,非NPE发起的有1912件,占总数的33%。这说明,在美国大部分的专利诉讼主要是由NPE发起的。据美国一份专利诉讼研究报告分析,NPE主要针对企业有以下几种类型:资金储备雄厚的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防范意识薄弱或者法务团队人员少、缺乏知识产权诉讼经验的企业。另外,一旦发现专利侵权,NPE倾向于延迟时间提起专利诉讼,以便攫取更高金额的赔偿。而非NPE则是在发现专利侵权之初,就积极维权,其盈利目的不像NPE那么强。

 

3. 2015年美国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利诉讼量

 

 

该表显示,在2015年的专利诉讼中,涉及高科技行业的有3131件,占总数的63.6%,这说明美国大部分的专利诉讼案件与高科技行业有关。医药行业的有781件,是专利案件涉及第二多的领域。

 

4. 2015年美国不同实体发起的涉及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利诉讼

 


2015年,由NPE提起的专利诉讼中,有3438件涉及高科技行业,占总量的82%,86件涉及医药行业,占比较少,可见,高科技行业的专利是NPE关注的主要对象。由实体经营公司提起的专利诉讼中,涉及高科技行业的案件并不多,仅有488件,不过涉及医药行业的有1013件,占比较大。

 

5. 2015年美国受理专利诉讼案件TOP5法院

 

 

在TOP5法院排行榜中,德州东区法院以2536件的受理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法院,特拉华州以537件排名第二,但相比于第一的德州东区,差距很大。据IPWatchdog报道,德州东区的大部分专利案件都交由James Rodney Gilstrap这一个法官处理,这意味着,一个法官需要审理整个国家的约20%甚至更多的专利诉讼案件,其工作量相当大。

 

6. 2015年NPE和美国实体营业公司在各法院提起的专利诉讼量

 

 

该表显示,在德州东区受理的专利诉讼案件中,有2416件是由NPE发起的,占总案件量的95%,而在其他地区法院,NPE提起的专利诉讼仅有几百件。据伟凯法律事务所(White & Case)的分析报道,在德州东区,NPE的胜诉率要高于其他地区法院,因此NPE大都喜欢在德州东区提起诉讼,真是“专利诉讼哪家强,德州东区帮你忙!”。与NPE相比,实体营业公司在TOP5法院提起的专利诉讼量差别不大,大都在一两百件左右,因此它们对地区法院的偏好不如NPE那么明显。

 

7. 2015美国发起专利诉讼TOP10专利流氓

 

 

2015年美国发起专利诉讼量TOP10专利流氓中,eDekka以101件的专利诉讼量成为榜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流氓”。排名第二的Data Carriers,相比eDekka少了16件,差距不是很大。排名靠后的几个专利流氓的专利诉讼量,大都在50件左右,约为eDekka的一半,可算得上是“小流氓”。

 

8. 2015美国专利诉讼TOP10被诉企业

 

 

在2015年美国专利诉讼TOP10被诉企业中,美国入榜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AT&T、惠普、苹果、戴尔、亚马逊;韩国有2家,分别是三星和LG;中国、日本、台湾各1家,分别是联想、索尼和HTC,其中韩国的三星以71件的专利诉讼量排名第一,排名靠后的企业的专利诉讼量基本上落在了30件到50件的范围内,相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这TOP10被诉企业基本上都是涉及高科技行业的公司。另外,在这10家被诉企业中,有5家企业是来自国外,这表明大型科技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树大招风,被专利流氓盯上是很寻常的事。

 

9. 中国大型企业在美国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案件量


 除了了解TOP10被诉企业,笔者根据美国一家专门收集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的网站——Law360的数据库,也查询了中国大型企业近几年内在美国所遇到的知识产权案件,统计数据如下表。


 

10. 2012年-2015年PTAB申请量

 

 

Unifiedpatents的统计数据表明,自2012年PTAB(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专利审判及上诉委员会成立以来,其受理的案件量逐年增长,2015年PTAB受理的案件量是2012年的将十几倍,创历年新高,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找PTAB上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PTAB受理的案件中,涉及高科技行业的有1051件,医药行业334件,其他411件。申请人中,NPE申请的案件有614件,占比58.4%,非NPE企业有437件,占比41.6%,两者相差不大。案件申请类型中,涉及IPR(多方复审)的申请有1610件,占PTAB案件受理总量的90%,可见IPR复审程序在企业中最受欢迎。

 

11. 美国专利诉讼损害赔偿金额判决趋势

 

据伟凯法律事务所(White & Case)的统计数据分析,在过去5年中,美国损害赔偿判决有以下这四种趋势:1年损害赔偿金中位数下降;2陪审团判决更普遍,且导致整体损害赔偿金数额上升;3 NPE比实体经营企业赢得更多的损害赔偿金;4最受专利权人欢迎的专利诉讼法院平均判决金额不等。White & Case指出,自2000年以来,损害赔偿金中位数一直持续下降,2014年达倒数第二低点,2014年到2015间没有高额判决,不过在2016年的VirnetX v.Apple案中,却产生了6.25亿美元的高额判决。此外,在过去5年中,NPE所获得的损害赔偿金是实体经营企业的4.5倍,不过其整体胜诉率相较于后者要低10%。在专利诉讼法院中,损害赔偿金中位数也不近相同,有相差几倍,也有相差十几倍的,比如德州东区法院的损害赔偿中位数约为895万美元,特拉华约为1626万美元,佛罗里达中区约为19万美元。

 

总结

 

2015年,在美国发生的5769件专利诉讼案件中,NPE是发起专利诉讼的主要实体。案件纠纷涉及的领域主要为高科技和医药行业,其中高科技行业的专利是NPE主要关注对象,2015在美国受理专利诉讼案件TOP5法院中,德州东区法院受理案件最多,遥遥领先于其他后4名法院,其中90%的受理案件的主要来自于NPE,这是由于相比于其他法院,NPE在德州东区的胜诉率更高。在近几年中国大型企业在美国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案件量分析中,BAT和小米涉及的案件不多,只有几件,而华为和联想在美国遇到的专利诉讼却高达100多件,可见其美国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PTAB案件受理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IRP(多方复审)申请占比最多,高达90%。另外,专利诉讼损害赔偿金额判决趋势表明,整体损害赔偿金额在逐步上升,NPE比实体经营企业赢得的赔偿金更多。

 

谈到专利赔偿,众所周知,美国的专利诉讼一般花费高昂,一场官司打下来,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至少都要花费几百万。如今专利诉讼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抑制其竞争对手的重要策略,或者攫取巨大赔偿金额的手段,因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一定要提前做好专利布局,了解美国专利诉讼的整体情况,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于小米或者基伍的悲剧,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之计。

 

注释:

① THE PATENT LITIGATION LANDSCAPE: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page/files/201603_patent_litigation_issue_brief_cea.pdf

② 2015 litigation trends highlight increased patent litigation, decreases in file sharing cases, 网络来源:http://www.ipwatchdog.com/2016/01/08/2015-patent-litigation-trends/id=64774/

③ 美国侵权诉讼损害赔偿金判决趋势,网络来源:http://weibo.com/p/23041814303ccfd0102w7vp

④ PTAB(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专利审判及上诉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是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下属的一个法律机构,主要负责处理申请人对专利审查员审查结果的上诉、审判第三方质疑已授权专利的有效性等问题。PTAB裁定的审判程序主要有两种:专利授权后的复审程序(PGR – Post grant review)、双方复审程序(IPR – Inter Partes Review)。PGR程序允许基于任何无效性依据对一项专利的有效性提出挑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便宜快捷的无效专利通道。而IPR程序规定,若一专利未曾启动领证后复审程序,第三人可于专利公告日起算9个月后请求启动多方复审,来挑战该专利的有效性,该复审中,申请人全程参与,因此成功无效掉专利,或者缩小、修改专利权利范围的概率非常高,可达70%。(参考:美国案例简讯-RLMK-0010 8/15/2010浅谈美国专利法中复审 (reexamination),网络来源:http://cn.naipo.com/Portals/13/web_cn/US/Publications_us_57.htm)

⑤ 同④

⑥ 同③



(本文来源:知产力)

本文网址:http://www.cscip.cn/changshashishanghuiminyingqiyekejichuangxinpingtai/2683.html
协同创新
更多>>联系我们

协同创新平台

联系人:杨周静
电 话:0731-88830520 
传 真:0731-88830520 
Q    Q:524434209
地 址:长沙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