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同创新 > 法人权益保护中心 > 法人权益保护资讯 > 正文
法人权益保护资讯

奖励制度不完善 科研人员被挖走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5/5/6 14:41:51 人气:13 标签:

  一个研发历程长达8年的科技创新项目,其间有4名科研人员被市场用高薪加股权方式“挖”走。赔了夫人又折兵,流失的不只是人才,还有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究竟属于谁,成了糊涂账——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谊集团副总裁王霞所经历的事。
  
  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痛心疾首”,称科技人员的奖励制度不完善频遭“挖角”、大量科研成果“沉睡”实验室、审批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成果投向市场……多年来,社会一直呼吁创新,但各种原因和桎梏,企业迟迟盼不来先进生产力。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改变现状出现了希望。本报专访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动力院院长罗琦,展开热议并开出“药方”。
  
  桎梏:审批迟缓、效益没分成
  
  科技成果在手,为何迟迟未能上市?据了解,我国科技成果丰硕,转化率却低。“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的统计数据。
  
  落差主要卡在了一道门。1996年,我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大门开了,小门没开”,罗琦评价将近20年过去了,一直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实践中出现很多困难。
  
  他一口气举例,比如科技专利不属于发明者,只属于学校或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后能否给科研人员分成,奖励的钱从哪里来,科研经费属不属于科研人员工资的一部分……一系列问题连串出现,最终导致一不留神就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不少科研人员怕被“秋后算账”,领导层不敢随便批准转化。
  
  除了待遇等问题,审批繁复也是一大桎梏。目前,由科技部牵头起草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草案,今年2月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在立法程序当中。
  
  “非常支持。总理说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创新最关键是‘这道门’,需要很好的政策和环境。”陈小娅说。
  
  希望:“各种小门要打开”
  
  回到王霞代表亲身经历手下被“挖角”一事,她“痛心疾首”地得出结论:要解决人才外流带来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必须改革创新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
  
  罗琦分析,让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关键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科技成果的权属要明确,发明者是否可以共享﹔二是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要到位,科研成果转入市场产生的效益,是否可以让科研人员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三是政府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种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小门要打开。
  
  当然,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也是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陈小娅表示,广东的民企都非常有活力,企业应该有战略眼光,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接触科研院所,提出急需研发的科研项目。高校的基础研究也会带出应用成果,滚动开发,及时转化到市场中去。(信息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文网址:http://www.cscip.cn/farenquanyibaohuzixun/290.html
法人权益保护中心
更多>>联系我们

协同创新平台

联系人:杨周静
电 话:0731-88830520 
传 真:0731-88830520 
Q    Q:524434209
地 址:长沙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