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协同创新 > 协同创新平台 > 正文
协同创新平台

财政部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答记者问:鼓励合法合规PPP,严禁变相举债

作者:管理员 来源:转载 日期:2019/3/8 10:05:52 人气:11 标签: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定于3月7日(星期四)9时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财政部部长刘昆先生、副部长程丽华女士、副部长刘伟先生,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有请刘部长。

  刘昆: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由我和程丽华副部长、刘伟副部长与大家一起交流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狠抓预算执行管理,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各级财政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资金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编制了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已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今年首次分中央和地方列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加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全部实现分中央、地方和全国三个层面报告。其中: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万亿元,增长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5万亿元,增长6.5%;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万亿元,增长3.4%,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约10万亿元,增长23.9%;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66亿元,增长16.1%,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1亿元,增长11.2%;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近8万亿元,增长9.7%,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4万亿元,增长15%。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

  谢谢,现在开始提问。

  新华社记者:

  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明显的降费。请问具体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在这道减税“大餐”中,“主菜”又是什么?谢谢。

  刘昆:

  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在落实好年初既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年中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出台新的举措,全年减负约1.3万亿元,这对于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心组织,不折不扣地落实。

  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实打实、硬碰硬,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在减税方面,今年除了实施年初已经明确的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全面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外,还将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今年减税降费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您所说的“主菜”。一方面,注重突出普惠性,将制造业等企业现行16%的税率降到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虽然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适用6%这一档税率的一些行业,会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让他们的税负只减不增。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关心增值税改革的朋友都知道,从2017年7月1日增值税税率由17%、13%、11%、6%四档简并到17%、11%、6%三档之后,2018年5月1日起又下调至16%、10%、6%三档,这次又进一步调整到13%、9%、6%三档,将有利于继续推进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

  刘昆:

  在降费方面,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我想说明的是,关于减税降费,我们公布的预测数是年化的全年预计数,这与当年实际减税降费的数额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举例来说,今年我们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并规定从1月1日起施行,这项政策年化的全年预计数是2000亿元,当年减税数和全年减税数是一致的。

  刚才介绍了,去年增值税降低税率的政策是5月1日出台的,全年预测减负额是4000亿元,但因为是5月1日才实施,所以这8个月的减税规模覆盖全年测算规模的3000亿元,有近1000亿元会在今年形成翘尾影响,也就是说会变成今年的减税额。2019年减税降费措施以减税为主体,大约占7成。减税的份额里又以增值税降率为主体。由于2018年减税措施的翘尾影响会高于2019年减税措施的翘尾影响,2019年减税的实际减负数额,按照我们的测算,会高于公布的年化全年预测数。谢谢。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

  我们知道,财政资金分配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财政部门也一直强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请问,在今年财政收支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工作?谢谢。

  刘昆: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的,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将比较突出,平衡确实非常困难。我们刚才介绍了减税降费数额近2万亿元,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一年减税额能达到这么高,实际上我们去年的减税已经在国际上很少见,今年的数额更大。

  一是解决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要从两方面着手。上次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综合运用政府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后补助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链水平,支持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二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比如,我们准备安排1261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增长18.9%,增量将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我们还准备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资金600亿元,同比增长35.9%,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增加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还准备安排中央本级科技支出3543亿元,同比增长13.4%,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安排了中央基建投资5776亿元,同比增加400亿元,重点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同比增长14.9%;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26.6%;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67亿元,增长5.1%,支持各地开展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我们还安排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433亿元,同比增长12.4%;强化民生政策兜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是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提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拟安排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强地方财政经费保障能力,还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709亿元,同比增长10%,加大对基层财政补助力度。安排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2489亿元,同比增长14.7%,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赤字率设置为2.8%,比去年仅增加了0.2个百分点。之前市场预期,因为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且又大幅减税降费,财政赤字率可能超过3%。所以,想问2.8%这个赤字率是如何衡量决定的?

  刘昆: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赤字率,实际上预算报告公布之前,经济界和社会舆论已经对这个问题作过很多讨论,也有认为应该提得更高一些,也有认为应该保持,也有认为适度提高赤字率。我们通过认真研究、平衡,最后今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76万亿元,赤字率预计是2.8%,也就是刚才您所说的提高了0.2个百分点。首先,为什么要适当提高。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适应。

  您刚才的问题里也提到了0.2这个数字,我觉得您的意思是认为这是偏小的一个数字。我想说一下,中国的财政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国家有不同的地方。我们今年的赤字安排为什么这样考虑?因为除了适当提高赤字率,中央财政还增加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财政也将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这方面也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可以让我们不用过高地提高赤字率。所以,今年的赤字安排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

  从赤字规模看,我国赤字规模从2016年的2.18万亿元,到2017年、2018年的2.38万亿元,到今年的2.76万亿元,规模还是持续增加的,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800亿元,这已经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

  从赤字率看,2016、2017年都是2.9%,2018年是2.6%,今年预计是2.8%,始终控制在国际通用的3%控制线以内,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赤字率水平并不高,这个安排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等因素,也为今后宏观调控留出了政策空间。

  今年我们还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刚才我已经介绍了重点投入情况,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我们会努力给予保障。

  我还想再说一下,中国政府的举债不是用于机构运转、人员工资等经常性支出,而是进行有效投资,形成了可偿还债务的对应资产,这也是和许多国家不同的地方。我们还将继续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着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保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程副部长。我们知道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请问财政部将会出台哪些具体举措?另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如何采取措施防止这类现象发生?谢谢。

  这证明您研究了财政部的部领导分工,下面请程副部长回答您的问题。

  程丽华: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将继续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是加大投入。今年拟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同比增长18.9%,这是连续4年保持200亿元的增量。同时,调整优化行业扶贫资金投向,进一步强化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的投入保障。统筹运用财税政策工具,调动企业、社会积极性,推动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扶贫资金进一步向“三区三州”以及其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其他相关转移支付和债务限额的分配也继续向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三是加强管理。加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实时动态监控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更好发挥财政投入的脱贫成效。

  关于您问到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将在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的同时,重点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全面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将全面公开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也一律要公告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另一方面,要监督问责。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协作,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坚决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谢谢。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

  我们知道,财政资金分配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财政部门也一直强调“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请问,在今年财政收支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工作?谢谢。

  刘昆: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的,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将比较突出,平衡确实非常困难。我们刚才介绍了减税降费数额近2万亿元,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一年减税额能达到这么高,实际上我们去年的减税已经在国际上很少见,今年的数额更大。

  一是解决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要从两方面着手。上次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综合运用政府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后补助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链水平,支持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二是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比如,我们准备安排1261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增长18.9%,增量将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我们还准备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资金600亿元,同比增长35.9%,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增加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还准备安排中央本级科技支出3543亿元,同比增长13.4%,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安排了中央基建投资5776亿元,同比增加400亿元,重点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重大项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同比增长14.9%;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26.6%;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67亿元,增长5.1%,支持各地开展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我们还安排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433亿元,同比增长12.4%;强化民生政策兜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是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提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们拟安排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强地方财政经费保障能力,还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709亿元,同比增长10%,加大对基层财政补助力度。安排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2489亿元,同比增长14.7%,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赤字率设置为2.8%,比去年仅增加了0.2个百分点。之前市场预期,因为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且又大幅减税降费,财政赤字率可能超过3%。所以,想问2.8%这个赤字率是如何衡量决定的?

  刘昆: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赤字率,实际上预算报告公布之前,经济界和社会舆论已经对这个问题作过很多讨论,也有认为应该提得更高一些,也有认为应该保持,也有认为适度提高赤字率。我们通过认真研究、平衡,最后今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76万亿元,赤字率预计是2.8%,也就是刚才您所说的提高了0.2个百分点。首先,为什么要适当提高。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适应。

  您刚才的问题里也提到了0.2这个数字,我觉得您的意思是认为这是偏小的一个数字。我想说一下,中国的财政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国家有不同的地方。我们今年的赤字安排为什么这样考虑?因为除了适当提高赤字率,中央财政还增加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财政也将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这方面也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可以让我们不用过高地提高赤字率。所以,今年的赤字安排是积极的,也是稳妥的。

  从赤字规模看,我国赤字规模从2016年的2.18万亿元,到2017年、2018年的2.38万亿元,到今年的2.76万亿元,规模还是持续增加的,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800亿元,这已经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

  从赤字率看,2016、2017年都是2.9%,2018年是2.6%,今年预计是2.8%,始终控制在国际通用的3%控制线以内,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赤字率水平并不高,这个安排综合考虑了财政收支、专项债券等因素,也为今后宏观调控留出了政策空间。

  今年我们还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刚才我已经介绍了重点投入情况,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我们会努力给予保障。

  我还想再说一下,中国政府的举债不是用于机构运转、人员工资等经常性支出,而是进行有效投资,形成了可偿还债务的对应资产,这也是和许多国家不同的地方。我们还将继续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着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保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程副部长。我们知道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请问财政部将会出台哪些具体举措?另外,我们也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如何采取措施防止这类现象发生?谢谢。

  这证明您研究了财政部的部领导分工,下面请程副部长回答您的问题。

  程丽华: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财政部将继续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是加大投入。今年拟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同比增长18.9%,这是连续4年保持200亿元的增量。同时,调整优化行业扶贫资金投向,进一步强化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的投入保障。统筹运用财税政策工具,调动企业、社会积极性,推动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是突出重点。扶贫资金进一步向“三区三州”以及其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其他相关转移支付和债务限额的分配也继续向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三是加强管理。加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实时动态监控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更好发挥财政投入的脱贫成效。

  关于您问到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将在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的同时,重点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全面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将全面公开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也一律要公告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另一方面,要监督问责。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协作,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坚决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

  今年中国经济将置身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我们注意到,目前外界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提振发展信心的期待很高。请问部长,积极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加力提效,从而更好助力中国经济稳增长?谢谢。

  刘昆: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作为财政部门,关键是要做好“加减乘除”这四则运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乘法”,“放水养鱼”,用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我们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更好地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

  做好“加法”,就是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去年财政支出规模超过了22万亿元。我们将继续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拟安排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3万亿元,同比增长8.7%,重点增加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投入。此外,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同比增加8000亿元,重点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

  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减法”,节用裕民。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中央财政带头严格管理部门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地方财政要比照中央的做法,从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把省下的钱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支出,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目前我们对各地情况的了解看,压支方面各地的力度还都是很大的,有些超过了5%,中央部门压支也比5%高。

  此外,我们还要做好“除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做好预算绩效监控,更好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我们收回了很多低效无效资金,这些资金就能够派上更好的用场,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这里,我也想强调一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也不是要搞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实施逆周期调节,更好应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采取改革的办法,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着力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来源:财政部网站
本文网址:http://www.cscip.cn/changshashishanghuiminyingqiyekejichuangxinpingtai/4585.html
协同创新
更多>>联系我们

协同创新平台

联系人:杨周静
电 话:0731-88830520 
传 真:0731-88830520 
Q    Q:524434209
地 址:长沙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法学院